文章摘要:编讲故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面试综合考察的基本考试科目之一。将有情感、有人物、有情节的叙事称为故事,能够形象思维的把发生的故事展示给别人,此科目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但形式万变不离其宗,下面就从入门到应考举例和分析,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第一、编讲故事分析
1、什么是故事
故事是人类艺术创作的核心之一. 故事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 各大艺术院校对故事的重视程度
2.什么是编讲故事
给出一个既定命题,比如说一个开头、一个或者若干个关键词,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即兴创作,并且将故事在规定时间内复述出来。
例题1:他惊讶地对我说:“这完全不可能!”…….例题2:月亮,三轮车. 例题3:胡子
它是命题创作的灵活变体,也是剧本创作的基础考察。 在短时间内对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创作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考察,目前被各大高校在复试或者三试中采用。考题灵活多变,考试氛围相对较为轻松,考官在综合素质考察的前提下,一般不会为难考生。
3.不同院校、专业的考试分析与考察目的
4.应试总论:
A.时间控制问题. 拿到题目后首先对考题进行分类,用2/3的时间写提纲,用1/3的时间简单串讲一遍,讲述的过程其实是一次再创作的过程,但再创作是在提纲的基础上,而不是重新创作。考试开始后对自己的语速有充分的了解和控制不必太计较时间不愠不火地叙述,有节制地抑扬顿挫
B.五大得分重点。 良好的形象. 适合情境的语言. 语言组织能力. 逻辑创作能力. 故事的节奏与张力
5.第一得分法则:良好的形象
A. 个人形象。第一个5秒:考官对于考生的第一印象,主要建立在考生个人形象和语言之上,而这样的一种判断,在5秒钟之内就已经基本完成。形象上要有学生的共性,也要略有个性。
B. 自我表达与自我定位。自我表达与自我定位,也就是考生所希望展现给考官的一个局部自我。包括:. 语言的感染力. 形象的亲和力. 自我表达能力. 对表演区域(舞台)的掌控能力
C. 礼貌
6.编讲故事例题:1、台灯,海绵. 梦想. 我悄悄地打开门,将一杯温水放在桌子上……
2、相机,香蕉. 仓库,影子,妈妈. 铅笔,鼠标
3、我打开书,掉出一张发黄的信纸……
第二、 考题分析及编讲故事基础
1、考生试讲及讲评
2、编讲故事考题的分类
A、给出开头类命题、以续写为主,创作空间较小,难度较小。但是个人化难度较大。多见于中央戏剧学院考试。例题1:他惊讶地对我说:“这完全不可能!”……
B、多名词类命题
给出多个无直接逻辑关系的词语(主要是名词,2-3个),要求创作一个故事,创作空间较大,难度较大,容易显露出个人倾向和才华。多见于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考试
例题2:月亮,三轮车
C、单一词条类命题
给出一个抽象或具象单词,可以将其作为主旨、关键词、关键道具等进行创作,创作空间较大,难度较小,但是容易跑题
多见于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考试
例题3:胡子
3、编讲故事基础
编讲故事应该遵循如下规律
⑴、结构简单
考虑到时间问题,故事结构应当尽量简单,出场人物不宜过多,对道具的使用不宜过杂,尽量减少对白,讲述尽量以顺叙为主,情节线不要超过两条,并且是在很有把握的前提下才使用两条情节线和简单的时空倒错(倒叙、插叙等)
当世界上最后一个人类孤独地坐在房间里的时候,门外响起了敲门声。这个微型小说完整地再现了一个故事应该具有的全部因素。有时间(人类灭绝以后),有地点(房里),有人物(幸存者),有事件(人类灭绝),有故事(灭绝后如何如何),有情感心理描写(孤独),有悬念(来的是谁),有余韵(能让读者发挥想象,来得是个什么)
⑵、语言平实
用最平实的语言来讲述故事,切忌大篇幅的引用,更不要使用大量的书面语言,切忌文白混杂、古今汉语混杂。(老舍之于中国文学、中国戏剧)
⑶、人物鲜明
创作的人物以简单人物为主(拥有鲜明的独立个性),仅允许第一主人公在可控的情况下成为复杂人物(有质变),其余的人物以符号化为主。人物数量切忌过多,出场人物不能超过3个,人物姓名也尽量简单化、符号化,不要“诗意化”“琼瑶化”
⑷、节奏得当
把握好故事的节奏,不要求有过多的情节。对于戏剧化的故事,交代背景之后直接进入情节点,情节点直接推向高潮。对于生活化的故事,不要求有绝对的高潮段落,但求虚实节奏的张弛有度。
⑸、对白得当
考到对白会增添口述故事的叙述难度和辨意难度,因此请尽量减少对白的相对数量。
《红楼梦》27回:红玉道:“平姐姐说:我们奶奶问这里奶奶好。原是我们二爷不在家,虽然迟了两天,只管请奶奶放心。等五奶奶好些,我们奶奶还会了五奶奶来瞧奶奶呢。五奶奶前儿打发了人来说,舅奶奶带了信来了,问奶奶好,还要和这里的姑奶奶寻两丸延年神验万全丹。若有了,奶奶打发人来,只管送在我们奶奶这里。明儿有人去,就顺路给那边舅奶奶带去的。”
对白也要注意语言的生活化,平民化,不要刻意追求具有多大感染力的对白。对白切忌刻意煽情。
⑹、逻辑清晰
叙述的逻辑清晰,事先一定要有一个叙事提纲,在没有必要的时候不要随意更改叙事提纲。
故事的框架合情合理,尤其是发展段落和结尾,切忌天马行空,尽量贴近人类的理解范围和人性范围。
⑺、构思巧妙
如果没有一个特别有把握的巧妙构思,宁可让故事平淡而具有生活气息。不要为了追求与众不同而脱离实际。
往往是最后一句的颠覆,让整个故事充满意味,上升到哲学的高度。
⑻、用最平实的语言,叙述你的故事,不要肆意抒情,不要肆意浪漫,不要肆意去描写捕捉不到的东西。
编讲故事的三个常见问题:
1.结局问题 结局可以有,但是不强求。开放式结局是趋势,可以让个人更自由地发挥;封闭式结局是传统,可以显示出个人的创作把握能力。
2.题材问题 题材不限制,但不支持过于天马行空。不要去叙述自己不了解、不熟悉的,不要刻意追求新奇特。
3.真实还是虚构 根据第一直觉,最稳妥的办法是生活中既有的故事,其次是道听途说、阅读、观看到的故事,最后才是虚构。不过如果有良好的虚构能力和灵感,虚构仍然是最凸现个人性格和创作能力的方法。
4.第二 得分法则:适合情境的语言
考生自身的语言修养
. 普通话问题
. 语速、语调的问题. 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 俚语、方言、歇后语、流行词汇
. 考试的语言要求
. 一切以平实为主。. 戏剧语言的目的:叙事 > 抒情,为表演者和观者的再创作留有充分的空间。
.影视语言的特点:画面 > 内心。
. 语言的准确、凝练
.《人间词话》中的三个境界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宋.晏殊 《鹊踏枝》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 《蝶恋花》
3.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宋.辛弃疾 《青玉案》
第三、 编讲故事例一
1.第一类题目:给出开头续写类的详细分析
. 给出了一个开头,要求考生完善后续的故事
. 题目分为两种:给出开端式的开头或者结果式的开头
. 开端式:我推开一扇门,一个陌生人躺在床上,奄奄一息,他说…… 引发一个新的故事,人物的关系可以在故事开始之后才开始建构,故事的创作空间相对来说较为开放。
.结果式:他惊讶地对我说:“这完全不可能” 要求创作一个“已经发生了”的故事,在给出题目的时候人物关系已经初步建立完成,故事的创作空间相对来说较为封闭。
. 对于这种题目,以“解构”为主,从给定的开头中提取出尽量多的因子。例如:他惊讶地对我说:“这完全不可能!”
.分离出元素:人物:他,我
.情绪性名词:惊讶、不可能
因此,本文的创作应更多地集中于“这”和“不可能”。“这”是指什么,以及为什么“不可能”。“惊讶”为故事的情绪奠定了基础。
考生的任务是“完成一个故事”,而不是“抒发一种情感”。考生的创作能力大于创意能力。 故事中尽量塑造出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 多见于中央戏剧学院考试。 创作空间较小,难度较小,但是个人化难度较大。 建议稳妥地完成故事编讲。
2.随堂模拟出题
. 在我家的隔壁,住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 他紧紧地拉住我的手说,“一直走,别回头!”……
3.小组讨论创作、点评考生编讲
4.优秀考生范文评讲
他紧紧地拉住我的手说:“一直走,别回头
他紧紧地拉住我的手说,“一直走,别回头!”我于是咬紧了牙关,一步一步地跟在他的身后。山路越来越陡,我身体的一侧是刀劈斧凿般的石阶,而另一侧除了两根铁链之外,就是茫茫的云海,每迈出一步,我都要付出很大的勇气和决心。尽管恐惧一直缠绕在我的心头,但心中却一直有一个声音提醒着我,“一直走,别回头!”
他是一个挑山工,在黄山脚下,二话不说扛起了我重重的摄影包。他的话不多,唯一的口头禅就是“一直走,别回头。”在一路的攀谈中,我知道了他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弟弟在外地念书,母亲卧病在床,在农忙的时节他会帮妹妹一起种地,而闲下来的时候就会来做挑山工,不管多重的活儿,只要有活,他就肯干。我品味着他的这些话,也同情着他的生活,相比之下,我为了生活所付出的努力比他简单太多了。我问他,“累不累?”,他笑笑说,“还行,就是肩膀上的东西沉了点。压的难受。”其实我问的是他的生活,他却答非所问。
他又说,“再苦再累不是也得走吗,知道山顶在那里,人就有盼头了。不过有一个诀窍,那就是可不能往回看,回头一看,人就泄了气,脚步变沉了,就再也上不动了,想要回头看,得等上了山顶再说。”
一阵风吹来,云开雾散,黄山的最高峰就出现在了我的面前,那是我的山顶,我的终点,却不知道他的山顶在那里。面前的石阶变得特别陡峭,他紧紧地拉住我的手说:“一直走,别回头!你看,山顶就在眼前了!”
思路分析:他紧紧地拉住我的手说:“一直走,别回头!”
人物元素:他、我情感元素:紧紧.动作元素:拉手、走、回头(别回头)
这是一个具有两个人物的题目,第一句话已明确将讲述人,也就是“我”拉进了故事中,并且限定了故事的视点。而“他”的出现和“他”的动作和语言特点(简练,带有命令性),为故事发生的环境、情境限定了一定的范围。对白“一直走,别回头”进一步地缩小了选题的可能性。
在“他”和“我”之间,建立怎样的关系。这样的关系中需要存在着“拉手”、“走”、“别回头”的动作契机,以及“紧紧”情绪必要性。
范文的优点:
构建了一个需要“拉手”、“走”的客观情境:爬山。
构建了一个需要“紧紧”地“拉手”的客观情境:陡峭的黄山。
构建了一个哲理体系:生活与爬山,同样的艰辛,山顶就在眼前,不能回头。塑造了一个基本完整的人物形象:挑山工
人物、地点、事件、人物关系都交待得很清楚。. 反复扣题,“一直走,别回头!最后能够上升到哲学高度。
范文的缺点
有些地过于书面化,如“我身体的一侧是刀劈斧凿般的石阶,而另一侧除了两根铁链之外,就是茫茫的云海。”
听众有的时候会难以理解,也使得讲述不自然
人物塑造过程中,思路不够完整,前后有轻微矛盾。
人物对白篇幅较大,但是缺乏特点,增加了讲述难度。. 一定要“说理”,增加了编写难度。
5.第三得分法则:语言组织能力
在没有时间将全文写出的情况下,写出故事提纲是最安全的办法。因此,在讲述故事过程中,主要的问题在于如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提纲。
语言组织能力直接反映了创作者的自我表达能力和艺术再现能力。
尽量使用自己熟悉的语言。减少自己语言中的不良习惯.注意语速,不要超过思维的速度 一旦跑题不要担心,“如何应变”很重要。 对人物、事件的构建尽量一次完成,不要反复描述。(是速写,不是素描)
6.放映影片 相声瓦舍《哈戏族》
第四、 编讲故事例二
1.第二类题目:给出多个关键词编写类的详细分类, 是指给出多个无直接逻辑关系的词语(主要是名词,2-3个),要求创作一个故事。这样的题目给考生留有较大的创作空间,但是创作难度比较大,但与此同时的优势在于,只要故事讲好了,就很能显示出个人的创作才华。
分析题目:
月亮,三轮车报纸,啤酒口红,护士.胡同,男人,足球
1. 建立关系(最重点)
单词与单词之间,无具体逻辑关系,因此创造几个单词之间的逻辑关系,占了整个创作过程极大的比重。可以说,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关系,就相当于创作已经完成了一半。.
在有人的情况下,人就是主角. 在没有人的情况下,以人为主角,(或者有主观意识的物体).
选择一个道具为核心道具
另外的道具可以用以抒情,如“月亮,大雨”,可以用来交待故事的场景,如“食堂、胡同. 一切尽量以人为本2. 选择视点
选择视点其实也是选择主角.第一人称:主观视点,更真实,容易表达情感第三人正:客观视点(全知视点),更灵活,显示出掌控能力。
3、完善故事
一个短篇故事,不宜有太多的人物、情节点,理想的状态是:另一种状态是:对于戏剧化的故事,交代背景之后直接进入情节点,情节点直接推向高潮。对于生活化的故事,不要求有绝对的高潮段落,但求虚实节奏的张弛有度。结局可以有,但是不强求。开放式结局是趋势,可以让个人更自由地发挥;封闭式结局是传统,可以显示出个人的创作把握能力。
4. 选择叙事逻辑与时空
第一人称,适合用顺叙,倒叙第三人称,适合用顺叙,插叙,甚至平行叙述
5.组织语言
随堂模拟出题 . 金鱼、士兵 月亮、三轮车 、小组讨论创作、点评考生编讲优秀考生范文评讲: 月亮、三轮车
如果你见到我和我的车子,你会很快判断出我是做什么的,你甚至会不假思索地喊我,“喂,那个拉三轮车的!”是的,你可能不知道我的名字,但是你却能够一下子叫出我的职业,我就是那个拉三轮车的女人,我的名字叫“月亮”。
我有个听话的小女儿,今年已经五岁了,他们都叫她“月牙儿”,每天我出去拉三轮车的时候,就把女儿寄托在隔壁的陈伯伯家。城管抓得越来越严了,可这是我仅有的赚钱方式,我还有个听话的小女儿要养活,我得给她一个温暖的家。
去年中秋,我去给我的小女儿月牙儿买一块月饼吃,我告诉她,月饼就是月亮变的,吃了圆圆的月亮,我们就会有一个幸福的家。月牙儿很高兴,在家等我,可我偏偏鬼迷心窍地半路上拉了一个客人,心想这下子能多赚点钱,买块好点的月饼。没想到却被城管看见了。两个陌生的魁梧的男人在后面追我,我拼了命的骑啊,也不知道要往哪里去才好,可是我一个女人家气力是有限的,我终于被他们抓到了……他们罚了我的款,没收了我的车,我再也没有钱给我的孩子买一块月饼了。
第二天夜深人静的时候,我被从拘留所里面放了出来,一抬头,就看见陈伯伯带着月牙儿在门口等我,月牙儿捧着一碗水,扑在我怀里,哭着对我说,妈妈,我不要吃月饼了。你看,这里面就有个月亮,只要喝了这碗水,就像吃了圆圆的月亮,我们就会有一个幸福的家了。我抬头一看,天上一个圆圆的月亮,默默地温暖地照在我们的身上。
思路分析:月亮、三轮车月亮和三轮车是两个无生命的道具。月亮可以被情感化,成为表达意境的手段之一。通常的构思,可能会集中在“月亮照在三轮上”。怎样让月亮和三轮车这种单纯的照应关系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是创作的关键。作者将月亮人格化的处理,使得创作空间增大了,而女性化的视点,与三轮车这种泛男性色彩的物体逆向呼应。男性角色的缺失让故事富有女性色彩,而根本不需要去弥补这一缺失,给出合理解释,故事却十分圆满。
范文的优点: 构思巧妙,活用名词. 女性视角增加故事的个性化色彩,对“月亮”的两次解构,提升了故事的品位节奏把握很好,结尾不拖沓
范文的缺点:文学气息太浓,某些考官可能会不喜欢. 创作难度比较大,很难掌握,不建议模仿
6.第四得分法则:逻辑创作能力
所谓的叙事逻辑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 人物角色构建是否合理。2. 人物关系构建是否合理。3. 人物动机是否合理。4.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是否合理。5. 人物在事件中扮演的角色是否合理。6.数据、道具、服装、环境是否合理。因此,这种叙事逻辑是在故事大纲阶段就建立起来的
第五、编讲故事例三
1.第三类题目:给出单个关键词编写类的详细分析
给出一个抽象或具象单词,可以将其作为主旨、关键词、关键道具等进行创作,创作空间较大,难度较小,但是容易跑题。多见于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考试
这样的题目有:饺子;中彩;电梯;鞋丢了;天黑了;隔壁家的猫;艳遇;钱包;电梯坏了;球迷;雨天
这样的题目分为如下几类: A.叙事类:中彩;鞋丢了;艳遇;电梯坏了B.名词类:饺子;电梯;隔壁家的猫,球迷(人物)C.状态类:天黑了;雨天。
对于叙事类:要做的工作是对一个事件的扩写。在规定了事件之后,怎样选择一个叙事角度成为了关键,比如说:中彩。那么是谁中彩,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况下中了一张彩票,故事的张力、色彩、氛围就都不相同了。有点类似于第一种命题。
好莱坞的基本创作规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全都是不符合基本故事逻辑的,换句话说,一个不该发生的事情,在不该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发生在了一个不该发生在他身上的人身上。Wrong place, wrong time, wrong person, right story.
比如说: 《小鬼当家》、《侏罗纪公园》、《Matrix》、《魔戒》《情归巴黎》、《E.T》如:鞋丢了,【我忧郁,因为我没有鞋。直到我在街上看到一个人,他没有脚】
对于名词类:要做的事情是挖掘事物的属性,找出与之具有对应关系,或者是具有对立关系的人物、道具或事件。有点类似于第二种命题。在创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单一名词的反复使用,另其反复出现在故事里,这个名词应该是故事的核心。甚至可以将此名词解构为多个物品,比如《月亮、三轮车》例题重对月亮的反复、多重使用。
对于状态类:参见叙事类,只不过创作空间更大,在给出的情绪范围内,考生可以自己选择一个事件,其余与叙事类相同。
2.随堂模拟出题
. 电梯. 艳遇3.小组讨论创作、点评考生编讲4.第五得分法则:故事的节奏与张力 传统的叙事方法,也就是所谓的线性叙事,它分如下几种结构:
A、三段式:开始 高潮 结局
B、四段式:“起 、承、转、合”。其中“起”又分为“开始+纠葛”
C、五段式:开始 纠葛 发展 高潮
结局(其中,发展段落和高潮段落又可以以同样的结构分为五段)在叙事的过程中,分别由“动作线”“情感线”交互穿插,共同推进故事的发展。不建议考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对叙事方法采取过多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