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河岸柳:当下,网络文学改编影视剧、网络剧继续占领大小屏幕,网络游戏、网络综艺、网络直播等新文艺形式吸引了大量非专业爱好者。这些领域对于选择艺术之路的学子们而言,其实是一块很大的空缺。想进入艺术类院校的考生,并非都是因为“真爱”去选择,更多地是受到“明星效应”的影响而想成名,这本身就是错误的。成名和艺考无关,和艺术更无关,它除了需要有专业素养外,还需要机遇和平台。新的艺术类专业或许能给“明星梦”降降温,如何选择,如何就业,如何实现梦想与现实的接轨,是该多考虑考虑这些问题了。
唐豆:除电影、戏剧学科外,顺应时代发展,很多艺术院校都开辟相应的新专业,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比如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跨学科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设计学、戏剧与影视学课程;产品设计专业关注电影衍生产品开发,培养学生根据影片中人物、场景、道具、标识等设计相关衍生产品。此外,像游戏策划和电子竞技运营与节目制作人才等等,这些以往被视为小众的行业,未来或将成为产业重头戏。关于艺考的热点,不应该都是明星梦、看颜值等话题,而应该更多关注艺术教育对未来本土文化娱乐产业的作用。
Spotlight:新春佳节过完,浩浩荡荡的艺考大军又进入各艺术类院校。尽管艺术热门专业的录取率实在低,但艺考大军依然年年扩大。回顾过往,既有实力派演员的良心剧作引发全民热议,也有滥用替身、抠像演戏、天价片酬等引人深思的不良现象,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文艺人才?我认为在艺考中当有所体现。一方面,一些艺术院校学术教育趋于实用性,忽略了基本的人文素质培养;另一方面,选秀、炒作等一夜成名的方式膨胀着少男少女们“出名要趁早”的心愿,基础教育大量缺失。艺术教育的新标杆、新风尚还有待引领。
细水长流:如长龙般的考生中注定大部分是“陪考”,只有极少数才能拿到通行证,成名成星则更遥远。当然,不一定要成为明星,相比一些普通专业,就业前景还不算糟,是更多考生家长选择艺术的现实原因之一。比如,据新闻报道,主要面向中小学培养艺术教育人才的戏剧教育专业,“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专业,报名人数都不错,反映了考生的现实选择。的确,互联网、新媒体、游戏、衍生等成为新增专业培养方向的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产品设计、艺术与科技等新专业名词,也开始进入大众视野。